匠心耕耘十六载 桃李芬芳映初心
——记滨州职业学院人文学院王雯老师育人风采
在滨州职业学院的杏坛之上,有这样一位躬耕不辍的园丁:她用十六载光阴诠释师者匠心,以满腔热忱点燃求知火种,在公共英语教学的广阔天地里精耕细作,硕果盈枝。她,就是深受学生敬爱、同事赞誉的人文学院王雯老师——一位坚守育人初心、教学成果斐然的标兵典范。

匠心育人:三尺讲台的深耕者
十六年如一日,王雯老师始终恪守教书育人的神圣天职,视课堂为生命,教学零事故是她职业操守的最佳注脚。她精心雕琢每一课,从课前设计的匠心独运,到课中组织的行云流水,再到课后反思的深刻求索,无不一丝不苟。面对专业背景多样、基础水平差异大的特殊学情,她融合教育心理学精髓,洞悉学生认知规律,将《高职英语》、《大学英语》等公共课程与学生的专业背景巧妙嫁接,让语言知识的传授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水乳交融,真正践行了“因材施教”。她始终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,不断汲取新知,更新理念,打造智能化的英语课堂,赢得了学子们的由衷喜爱和领导同事的广泛认可。
这份匠心,结出了累累硕果:她所授课程学生评教成绩常年名列前茅;倾力参与建设的《高职英语(通识篇)》荣膺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桂冠,并助力打造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及校级“课程思政”示范课程;更在2024年,她与团队伙伴并肩作战,勇夺“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”三等奖,创下学院外语教师团队在该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战绩。


德馨润心:学子成长的引路人
作为一名党员,王雯老师政治立场坚定,时刻以模范先锋的标准律己。课堂上,她春风化雨,播撒正能量,言行举止皆为垂范,衣着谈吐尽显师表。她深植“四有”好老师精神,将思政教育如盐入水般融入教学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她胸怀大爱,公平公正地珍视每一颗年轻的心灵,即使面对百人大课堂,亦竭力关照所有学生,不使一人掉队。她总说“45分钟的课堂时间实在太短”,于是,她的课堂便延伸了一寸又一寸:她鼓励进取者规划“大学英语四六级”考试、“专升本”蓝图,为他们扫清学习障碍;她也慧眼识才,悉心指导口语、写作佼佼者征战各类英语赛场;她更不忘关怀“后进生”,通过耐心疏导困惑,点燃自信之火,成为学生信赖的“成长摆渡人”。

研教相长:学术沃土的拓荒者
教学之余,王雯老师从未停止对学术高峰的攀登。她潜心研读教育前沿论著,紧密结合自身实践,探索先进理念与技术赋能英语教学的新路径。她乐于与同事切磋,虚心向名师求教,将思考凝结为智慧:参与三项校级以上教科研项目,在核心期刊发表四篇学术论文,并参与专业教材的编写工作。尤为可贵的是,她坚持教研相长,将研究成果源源不断反哺课堂,让理论之花在实践中结出提升教学实效的甜美之果。
以赛砺能:匠心技艺的锻造者
王雯老师以“双师型”教师为标杆,主动深入企业实践,汲取行业新知,锤炼专业硬实力。她积极响应学院“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”的号召,化身为赛场上的“金牌教练”:连续两年指导学生征战“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比赛”,勇夺团体二等奖;悉心指导学子在“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”中披荆斩棘,荣膺山东赛区一等奖,用耀眼的赛绩印证了教学相长的力量。

“公共英语课堂,不仅是语言的殿堂,更是职业素养与国际视野的孵化场。”这是王雯老师坚定的信念。十六载春华秋实,她以创新实践突破公共课藩篱,用扎实研究支撑教学变革,在平凡的岗位上,以不平凡的坚守与智慧,生动诠释着新时代高职教师的使命担当,让育人之花在职业教育的沃土上灼灼其华,芬芳远播。